在線客服
點擊咨詢
有關雜散電流具有破壞性影響的消息 早是在19世紀末從美國傳到歐洲的,在德國,由于不斷增加民用直流電源以及建造直流電氣鐵路,雜散電流電解成為埋地管道新的腐蝕危險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路是1863年1月10日在倫敦城開始運行的,當時采用蒸汽機車牽引。1890年建造了第一條采用電力牽引和三軌系統(tǒng)的地鐵線。在1895年,德國亞琛電氣軌道電氣化過程中,經過周密策劃研究,在附屬整流器上安裝了雜散電流排流措施。但是這項保護措施只在相對較小的范圍內才有效,因為管接頭的電阻較大,使保護不能擴大到更大的范圍。
1910年,由德國電工協(xié)會與德國煤氣與水工工程師協(xié)會組成的聯(lián)合委員會頒布了防止煤氣管道和輸水管道受到使用鐵軌做導電體的直流有軌電氣的有害影響的規(guī)定。無論如何,這些規(guī)定禁止雜散電流直接返回到鐵軌。人們曾嘗試采用絕緣接頭和改進管道防腐層來減少雜散電流的影響。
1928年,由科恩安裝在管道與鐵軌之間的保護整流器是現(xiàn)代極性排流技術的先驅。這種控制雜散電流排流技術特別是在法國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與雜散電流轉換器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