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腐蝕電池的另一防蝕措施,是把被保護體的電極電位陰極極化到保護電位的技術(shù),即陰極保護。
在這里,我們要交代的是陰極保護和覆蓋層兩者間的關(guān)系,作為裸露的金屬表面,單用陰極保護可以起到防蝕作用,但因耗電巨大而不經(jīng)濟,甚至不可行。那么單用覆蓋層保護不用陰極保護是否可行呢?回答也是否定的。因為理想狀態(tài)的覆蓋層永遠實現(xiàn)不了,一旦覆蓋層上
有針孔或破損,就會形成大陰極(覆蓋部分)、小陽極(針孔或破損部分)的腐蝕電池,由于這一電池的作用,使腐蝕集中在破損或針孔的局部,這一作用的結(jié)果比不用覆蓋層還可怕,加速了管道的點蝕速率。
由于覆蓋層的使用,大大地減少了金屬裸露的表面,使得陰極保護的電流密度急劇地降低,極大地擴大了保護范圍。使陰極保護變得經(jīng)濟和可行,所以當今世界上公認的埋地管道防蝕技術(shù)是覆蓋層和陰極保護相結(jié)合。